在线办公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中文目录
  • [摘要]
  • 全文[ PDF 231073.0 MB ] 2022.2(44):1-1  共有 584 人次浏览
  • 英文目录
  • [摘要]
  • 全文[ PDF 524673.0 MB ] 2022.2(44):2-2  共有 498 人次浏览
  • 从语言上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 [摘要]本文从我国各民族语言中存在的事实,包括共时的语言特征、语言使用、历时的语言演变、语言关系等方面,论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必然性及其发展趋势,还论述了从语言上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方法论问题。笔者认为,从语言上深入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有助于各民族从客观事实中更深入地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必要性,这是民族语文工作者必须担负的一项重要任务。
  • 戴 庆 厦
  • 全文[ PDF 5396648.0 MB ] 2022.2(44):3-10  共有 579 人次浏览
  • 龙山土家语的并列连词 nie 与 ta xa
  • [摘要]北部土家语有两种并列连词,分别是居中型的 nie 与后置型的ta xa。本文通过考察龙山多个土家语方言点,有4个方面的发现:第一,nie 倾向连接无生名词,它虽兼作伴随介词,但仅能介引共同受事者。而ta xa 只能连接有生名词,作伴随介词时倾向介引共同施事者;第二,nie 和ta xa 对连接项的限制,反映出两者的语法化路径不同;第三,nie 兼具数词“二”与介词和连词功能;第四, nie 从实义数词“二”开始虚化,先获得双数标记功能,再进一步被重新分析为介词和连词。
  • 陈健荣 向华武
  • 全文[ PDF 7909843.0 MB ] 2022.2(44):11-23  共有 528 人次浏览
  • 从满汉合璧文献看近代汉语平比句标记“的 + C”的来源与发展演变
  • [摘要]本文讨论近代汉语平比句标记“的 + C”的来源及其发展演变。其中,“的一般”来源于蒙古语,最早出现于元代;“的似的”“的是的”“的一样/的样”来源于满语,最早出现于清代。虽然产生时代和来源语言不同,但产生原因基本相同。同属阿尔泰语系的满语和蒙古语在平比句表达中会出现表示“属格”或“时体”的语法成分,而汉语在相同的语言表达中出现了语法空位,因而便采用助词“的”来填补这一空位,形成了“的 + C”标记。但这一表达方式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只有少量存留。这说明汉语语言系统本身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调整以适应汉语的结构规则。
  • 孟繁杰 李 焱
  • 全文[ PDF 6486074.0 MB ] 2022.2(44):24-34  共有 539 人次浏览
  • 方言差异与语言转型趋势——以普米语南北方言为例
  • [摘要]本文通过普米语南北方言动词的人称、数、体、式以及助词差异的比较,揭示普米语的语言转型趋势,认为“北快南慢”的演变速度、“北简南繁”的规则系统,说明普米语正处于由屈折手段丰富转向分析性特点逐渐增多的发展过程之中。
  • 蒋 颖
  • 全文[ PDF 5914300.0 MB ] 2022.2(44):35-44  共有 531 人次浏览
  • 哈萨克语句子的焦点
  • [摘要]本文从实体语法理论角度出发,探析哈萨克语句子焦点的表达手段和类别。哈萨克语可单独或搭配使用形态、虚词、语序、语调等手段标识句子焦点;以是否使用正常结构之外的专门操作符为标准,把句子焦点分为自然焦点和操作焦点。在操作焦点范围内根据表达形式和表义功能差异,分为消误焦点和标量焦点,并进一步细分出纠正焦点、对比焦点、极量焦点、全量焦点等下位类别。
  • 郭 昊
  • 全文[ PDF 6906229.0 MB ] 2022.2(44):45-56  共有 502 人次浏览
  • 朝鲜汉字音止摄开口的层次与对应
  • [摘要]本文考察了16世纪朝鲜汉字音止摄开口三种读音?、i、?i的分布情况,指出其基本反映的是中古晚期第一期的汉语音系,精、庄组个别字中的i或是更早时期对音的遗留。本文还构拟了朝鲜汉字音止摄开口的对应过程,辨析了内源层次和外源层次,主张?并非直接借自汉语,而是内部音变的结果。
  • 钱 有 用
  • 全文[ PDF 8993011.0 MB ] 2022.2(44):57-71  共有 523 人次浏览
  • 俄藏察合台语《阿塔依诗集》的 语言特点研究
  • [摘要]本文从文献语言学角度探讨抄于15世纪、现藏于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东方文献研究所的察合台语孤本《阿塔依诗集》的语音特点和形态特点。经研究认为,《阿塔依诗集》的语言是在回鹘语基础上形成的、带有阿拉伯—波斯语和地方土语影响的14世纪末至15世纪中叶的察合台语。
  • 阿拉法特·艾山
  • 全文[ PDF 9016390.0 MB ] 2022.2(44):72-84  共有 522 人次浏览
  • 从对音材料看汉语西北方言元音高化的 历史层次
  • [摘要]本文尝试根据民族语和汉语对音材料指出汉语西北方言历史上曾经历与鼻音韵尾脱落有关的三次元音高化。现代晋语和兰银官话各方言点的阳声韵分别表现为鼻音韵尾、鼻化元音和元音韵尾三种类型,相应元音的舌位也高低有异。这类复杂现象是不同历史层次叠加造成的结果,并非语言本身的直接发展。西北方言相关的历史演变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产生于8-11世纪,特点是鼻音韵尾 -? 的脱落和元音的高化,即 a > ? > e > i和 ɑ > ? > o;第二个层次产生于11-13世纪,特点是鼻音韵尾 -n 的脱落和元音的高化,即 a > ? > e;第三个层次产生于13世纪中叶以后,特点是此前已经脱落的鼻音韵尾在外来因素的影响下又添加上去,随后在一部分方言点重新开始了元音高化的过程。元音高化的起因可能与鼻音韵尾的脱落有关,但两种现象的发生并不同步。
  • 胡 鸿 雁
  • 全文[ PDF 5706492.0 MB ] 2022.2(44):85-93  共有 525 人次浏览
 1  2